柔性契約協調機制下的供應鏈采購優化與決策
朱 珠,朱云龍
遼寧大學信息學院,遼寧沈陽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工業信息學重點實驗室,遼寧沈陽
摘 要:為提高供應鏈及鏈上各實體的收益,合理分配采購量,針對多個供應商和單一制造商組成的供應鏈系統構建了基于柔性契約協調機制的多對一供應鏈協調優化模型,分析了柔性契約協調機制對分散式供應鏈系統績效的影響。針對多對一供應鏈結構中核心制造商有強議價能力的特點,建立了以制造商為主方、供應商為從方的Stackelberg主從對策模型,分別討論了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下的較優決策。在期權契約下核心制造商通過設計合理的契約參數,可以激勵上游供應商的決策行為,從而使得分散供應鏈系統的績效能夠得到提高。仿真實驗證明了該柔性契約協調機制的有效性。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的契約參數條件下,制造商不能隨意設置其初始采購量,否則可能導致協調失效。
關 鍵 詞:供應鏈協調;采購優化;柔性;期權契約
1 引 言
采購是供應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1]。而良好的供應商基礎是制造型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源頭。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從多個供應商處進行采購,研究制造商為核心的多對一供應鏈的契約協調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內外學者針對如何設計契約以有效地協調供應鏈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已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26]。其中,期權作為一種新興有效的契約協調手段獲得了學術界廣泛的關注[79]。然而,現有研究大都針對由單一供應商和單一零售商組成的供應鏈系統,關于多對一供應鏈系統的契約協調問題的研究還為數不多,且現有研究更多集中在多個制造商和單一零售商的分銷渠道協調問題[1012]。鑒于此,本文在多個競爭供應商和一個核心制造商構成的供應鏈情境下,建立以制造商為主方、供應商為從方的Stackelberg主從對策模型,分析了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下的較優決策,研究在期權契約下核心制造商如何分配采購量來激勵上游供應商的決策行為,從而使得分散供應鏈系統的績效能夠得到提高。
相關閱讀:
- ...· Efinix® 全力驅動AI邊緣計算,成功推出Trion™ T20 FPGA樣品, 同時將產品擴展到二十萬邏輯單元的T200 FPGA
- ...· 英飛凌亮相進博會,引領智慧新生活
- ...· 三電產品開發及測試研討會北汽新能源專場成功舉行
- ...· Manz亞智科技跨入半導體領域 為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提供化學濕制程、涂布及激光應用等生產設備解決方案
- ...· 中電瑞華BITRODE動力電池測試系統順利交付北汽新能源
- ...· 中電瑞華FTF系列電池測試系統中標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中電瑞華大功率高壓能源反饋式負載系統成功交付中電熊貓
- ...· 中電瑞華國際在電動汽車及關鍵部件測評研討會上演繹先進測評技術